臭氧雷达监测设备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设备用途:采用差分吸收原理,利用激光雷达技术探测臭氧的垂直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可同时测量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为定量评价大气光化学过程提供定量的依据。
2.技术要求
(1)时间分辨率:1-30min可调;
(2)空间分辨率:7.5m-300m可调;
(3)有效探测高度:≥3km;
(4)探测灵敏度:≤3ppbv;
(5)扩束发散角:≤0.2mrad;
(6)接收视场角:≤0.5mrad;
(7)探测盲区:≤300m;(须提供具有省级及省级以上CMA或CNAS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厂家公章,检测报告的颁发日期须在招标公告发布日之前。)A(8)光源:Nd:YAG固态激光器;
(9)光源脉冲重复频率:≥10Hz;A(10)拉曼变频技术:采用全固态免调谐变频技术,无需充气;(须提供具有省级及省级以上CMA或CNAS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厂家公章,检测报告的颁发日期须在招标公告发布日之前。)A(11)探测波长:包含两个300nm以下紫外波长、两个500nm以上可见光波长。(须提供具有省级及省级以上CWA或CNAS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厂家公章,检测报告的颁发日期须在招标公告发布日之前。)
(12)数据处理配置:i5及以上处理器;不少于16GB内存;不少于2T固态硬盘;不小于23.8英寸窄边框显示器;独立显卡,同时配置备份不小于4T机械硬盘2套。
3.软件产品
(1)系统软件包含数据采集控制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二者须独立运行,保证数据采集控制对数据分析过程无影响;
(2)数据采集控制软件能够全自动运行,可实现原始数据的采集保存、系统状态监控、异常报警、自动生成系统日志、自动生成报告等;
(3)数据采集控制软件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可实现全天24小时无人值守观测;
(4)数据采集控制软件能够通过无线与有线网络进行远程诊断。
(5)原始数据,生成二进制文件,同时也可输出十进制数据文件,数据至少包含文件名、站点名称、单条数据采集开始时间、单条数据采集结束时间、激光器位置高度、经纬度、垂直角度、水平角度、激光器脉冲数、激光器频率、数据类型、采集点数、信号电压、空间分辨率、回波信号、数据采集卡位数、信号通道数、数据集描述;
(6)分析软件数据产品:雷达数据产品:雷达回波信号、回波信噪比、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廓线,大气臭氧浓度垂直廓线,臭氧污染层厚度,300、500、
1000米及以上不同高度臭氧浓度时间序列,并具备同步可视化分析功能;
△(7)可提供多种数据集成接口,满足各种平台的调取需求,实现跨平台支持;数据产品包括臭氧浓度的渲染图、时间演变廓线图及高度廓线图等数据,需上传展示于银川市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监测网。
4.质保期内技术支持相关要求
提供1年质保和2年专业化技术服务,并提供数据分析支持:质保期和服务期中标供应商应提供所需运行所有的耗材、备品备件,并包含设备检定费、部件的更换费,同时提供软件系统升级服务。
4.1技术服务支持
(1)每日工作项目
1、每日远程检查仪器运行状态;
2、查看工控机能否登录,查清断网或关机原因;
3、采集软件是否在运行;
4、采集软件正常采集,正常显示回波信号;
5、分析软件是否在运行;分析软件定时刷新,数据保存正常;
6、如遇异常状况,立即进行检查,远程不能解决的安排现场进行检查。
(2)月度工作项目每月至少去1次站点进行现场巡视,并做好巡检记录,巡检时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检查站房内电路系统、通讯系统是否正常,温度湿度是否正常;
2、检查天窗玻璃是否破裂,天窗支架及玻璃密封是否完好,有无漏雨现象并清洁天窗玻璃;
3、在冬夏季节应注意室内外温差,防止天窗出现冷凝水现象,如有此现象需加装加热除湿装置;
4、检查激光器电源水位,如缺水需添加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5、清洁望远镜接收系统上的灰尘,清洁空调滤网,清洁站房;
(3)季度工作项目
1、检查激光器系统上的滤芯装置,滤芯棉头是否干净,更换滤芯;
2、每季度对雷达的光路系统进行一次审核;
3、清洁望远镜接收系统上的灰尘,清洁空调滤网,清洁站房;
4、检查拉曼管入射镜片是否正常以及拉曼管气压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及漏气需要更换拉曼管。
(4)半年工作项目
1、检查天窗支架及玻璃的密封性,密封胶有无老化,查看有无漏水或渗水现象;
2、进行半年度光路校准,校准工作完成后,做好校准记录,主要内容含:激光能量检查、激光光斑特征检查、回波信号检查、背景基线、噪声检查,光谱仪校准等;
3、查看激光器发射光路系统是否正常;
4、完成对数据进行备份工作。
5、完成对臭氧雷达数据有效性验证工作。
(5)年度工作项目
1、检查雷达采集模块各个通道高压工作是否正常;
2、激光器镜片是否有被激光灼损现象;
3、检查激光器输出能量及能量的稳定性;
4、进行年度激光器校准和光路校准。
5、开展年度设备检定,出现检定报告。
A4.2数据分析支持
提供臭氧雷达分析日报、月报、年报和污染过程分析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OBM模型解析
利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绘制本地的臭氧生成浓度等值线(EKMA曲线),进行臭氧敏感性分析;基于相对增量反应活性法,设置臭氧前体物减排情景,评估臭氧生成潜势变化规律,以确定 很佳的减排比例。
(2)关键组分识别
综合考虑VOCs对0s的贡献度,计算臭氧生成潜势,筛选亟需优先控制的关键组分。
(3)VOCs来源解析
基于VOCs观测数据,结合工业结构、能源结构、重点行业等信息,识别大气V0Cs的主要来源;并利用受体模型进行VOCs来源分析,定量计算各类源对大气环境VOCs的相对贡献。
(4)可视化源清单计算
为了更加精准的了解臭氧污染来源,强化内源的管理,基于臭氧的前体物VOCs排放源清单数据,利用原始数据生成可视化的污染源清单,并与光化学其他分析内容联用,实现监测与污染源的联动。
4.3质量控制
运维单位需根据仪器本身特点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建立详细的质控方案。
每半年开展一次臭氧雷达数据有效性验证工作。
质量控制目标:
1)臭氧污染过程数据有效捕获率≥95%;
2)每季度数据捕获率≥90%;
3)日常质控措施执行率达到100%;
4)异常情况处理率达到100%。
电话
微信客服